当前位置: 雨燕 >> 雨燕的天敌 >> 天冷燕子南飞,南方究竟在哪里原来很多
在我们读小学课文时就知道,每年的秋天就是候鸟们集体迁往南方的季节,它们需要在第一波寒潮到来之前寻找到新的家园,而燕子正是候鸟大家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鸟类。
可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却说,他们冬天也没怎么看到燕子啊!
这是怎么回事?语文书里不是说燕子飞往南方了吗?难道是书上写错了?这里所说的“南方”又究竟是哪里?
其实不然,书上并没有写错,燕子确实去了“南方”过冬,只是很多人对“南方”这个词的理解出了错误。
还是以燕子来做说明,燕子虽然很常见,但你却未必真的了解它们。
首先,燕子并不是某一种特定鸟类的名字,而是雀形目燕科动物的统称,包括雨燕、家燕、金腰燕等在内共计75种鸟类。
因为大部分燕子的背部羽毛,呈现出一种黑中微微泛红的颜色,而这种颜色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玄色,所以燕子又有被叫做玄鸟的说法。
虽然燕子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其中绝大多数都非常害怕人类,不管是筑巢还是捕食,都会选择远离人类活动的环境,所以真正被我们所熟悉的燕子,实际上也就只有那么几种,家燕便是其中之一。
待到每年春暖花开之际,家燕便会从遥远的南方赶回来,飞往千家万户,在人类的屋檐下筑巢繁衍后代、嬉戏打闹,所以,便有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那句“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美好景象。
另外,对于人类来说,燕子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益鸟。
在过去,农业生产还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农药的使用也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所以田野里就会滋生大量的害虫。
而燕子主要就是以昆虫为食,它们会在田野里捕捉害虫为农民带来好的收成,它们还会大量捕食那些传播有害病毒的蚊子苍蝇等。
所以,每年燕子飞回家中,都会受到我们的欢迎,把这当做是一种美好的兆头。
有人说,到了秋天燕子南飞,是因为天气寒冷,它们需要找到一个温暖的地带生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和大多数候鸟一样,燕子南迁不仅仅是为了抵抗严寒的气候,另一个更加主要的原因还是食物的匮乏。
每当秋季来临,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昆虫也会越来越少,它们会选择躲入树洞、墙缝、地窖等一些温暖挡风的地方进行冬眠,而燕子因为其嘴巴较短,不够坚硬,又没有强健的利爪,这个时候便没有办法再捕食这些昆虫。
所以说,燕子南迁也实在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再回到开始的问题,既然燕子冬天都去了“南方”生活,可为什么在“南方”同样很少见到燕子呢?它们的“南方”究竟又有多“南”呢?
在我国,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以秦岭淮河一带作为分界线,一般是把分界线以南的区域定义为南方,可包括安徽、江西、浙江等在内的这些南方省份,到了冬天依然很冷,同样不适合燕子的生存,所以这些地区并不是燕子的南方。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科学界曾给数百只不同品种的燕子安置定位跟踪,以观察燕子的迁徙路线,结果发现,燕子的“南方”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在秋季第一波寒潮到来之前,大量的燕子会从西伯利亚地区出发,结群飞过呼和浩特和北京上空,接着又转向西南方向,穿过秦岭淮河分界线,一直飞到我国的云南边境一带,才会有少量的燕子选择停留下来,把这里作为过冬的栖息之地。
而其他的燕子则会继续向南飞行,一直抵达东南亚和南亚一带才会停下,少部分的燕子甚至会穿过中东地区抵达南非一带,整条迁徙路线长达上万公里!
原来,燕子是将赤道作为南北方地区的划分标准。
当北半球冬季来临时,燕子们便会飞到气候温暖的南半球生活,而等到春暖花开之时,燕子们又会万里迢迢地飞回气候凉爽的北半球繁衍后代。
所以,当下一次有人问你,燕子南飞究竟飞去了哪里,你现在知道了吗?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书生,喜欢的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