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

年北京城区内雨燕繁殖前数量已近4

发布时间:2022/5/9 20:29:04   

会议简介

为保护北京地区的北京雨燕(Apusapuspekinensis)种群,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馆自年起开始在北京城区开展北京雨燕调查项目,项目由公众参与调查,积累数据,为实施保护北京雨燕的各项措施提供基础支持。

年继续召集社会志愿者参与北京雨燕科学调查项目,设立30处调查点,自4月-7月每周调查一次,目前已进行11周调查。为了总结前期经验,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调查,主办方于6月20日下午在北海公园科普教室召开中期总结会,此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三十余志愿者代表现场参会,部分志愿者在线参与了会议。

截止到目前,年共有位志愿者参与了雨燕调查项目。

年度雨燕科学调查正式调查点已达30个,其中现代建筑19个,古建筑11个,种群数量只以上的调查点有18个。

数据显示:28个调查点(剔除未连续开展调查的部分调查点)第11周(繁殖前)的雨燕已经达到了余只,超过了19年同期(26个调查点余只)和20年同期(21个调查点余只)的数值。

|会议概况|

01

雨燕基础知识及幼鸟救护

会议首先通过雨燕的形态、分类、分布与习性等介绍带领大家重温了雨燕的基础知识。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王伯君分享了普通雨燕幼鸟救护放归与形态发育相关的内容,介绍了“中心”雨燕救护的经验,科普了捡到从巢中掉落的雨燕幼鸟应该如何展开应急救护。

02

生态摄影

为了提高志愿者们的摄影水平,会议邀请了国家高级摄影师刘瑞鹏老师进行了主题为“生态摄影”的讲座,详细介绍了不同情况的相机参数设置及鸟类摄影技巧。

03

经验分享

来自西二环护城河调查组的樊莉老师介绍了雨燕的调查技巧,分析了以桥梁为代表的现代建筑雨燕调查的特点,为其它类似调查点提供了经验。

来自北海公园调查组的陈温欣老师分享了雨燕计数图片的拍摄技巧,强调要想数据精准,要保证照片清晰、拍摄足量及提早预判。

陈老师豪横的图片数量

04

“志”“愿”“者”

农展馆调查组李国云一家通过小小志愿者的立“志”到家长的发“愿”再到创新“者”李禾,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为了帮助志愿者们更快捷的完成雨燕计数,初二学生李禾搭建了雨燕的自动计数网站,此次会议更是带来了一场高科技盛宴:使用Python与PyTorch完成雨燕识别计数(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了)。

05

调查中期

数据总结

颐和园调查组的秦梅老师进行了中期的数据总结。分析了各调查组的详细信息、数据变化趋势及可能的原因,并与往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最后,大家就雨燕环志研究、保护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现场给参与调查的志愿者发放了相应物资。随后,大家跟随北海组组长张丽婷到五龙亭实地观测雨燕,会议圆满结束。

感谢北海公园管理处提供场地支持!

来源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4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