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雨燕 >> 雨燕的天敌 >> 留住北京雨燕可以做得更多与古都相伴600
作者:关战修胡彬(分别系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主任、副研究馆员,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文化产业部负责人)
北京雨燕是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千百年来,它与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相伴而生、携手同行,是首都独特的乡土记忆和文化符号。然而,据志愿者统计,北京地区的雨燕已由鼎盛时期的几万只锐减到年的不足一万只,惊人的数字提醒我们,重视城市生态、保护北京雨燕已是刻不容缓。
每年4月初,北京雨燕从越冬地——非洲南部抵达北京,在这里筑巢搭窝、繁殖后代。7月底、8月初,新生的小雨燕与成年雨燕一起告别北京返回南非。监测数据显示,这条长达1万多公里的迁徙之路与古“丝绸之路”部分重合,因此,北京雨燕也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生态大使。作为著名的食虫益鸟,它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发挥着积极作用,是城市生态标志性物种之一。
北京雨燕喜欢在高大的木质建筑物上筑巢繁衍,建筑中梁、檩、椽交错的缝隙是它们理想的繁殖之所,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强度不断增大,木质建筑被大量拆除,北京雨燕的栖息环境发生了剧变,加之工业化后的环境变化,造成了雨燕数量的不断减少。
位于天安门广场南侧的正阳门作为标志性的历史建筑,是北京地区最大的北京雨燕族群栖息地。正阳门城楼整体为砖木建筑,城台之上为木质城楼,雨燕巢穴就在屋顶四周的檐下与顶楼的梁柱缝隙中,二重檐处能清晰地看到雨燕栖息留下的痕迹。年8月,正阳门管理处率先发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