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

雨燕塔,为什么住的是麻雀

发布时间:2022/6/4 14:40:58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导语

科学地标是由科学同盟网推出的系列科普内容,聚焦不同城市文化地标中的科学元素,让科学传播更具地域色彩和文化活力。

01

雨燕塔

五月的北京,草长莺飞、万紫千红,因为疫情已经在家封闭了三个多月的小编,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踏青。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设计理念,公园保存了北京乡土生态环境和植物自然群落,是北京市内最大的城市绿肺。

在这里,小编发现了一处有趣的地标——雨燕塔。

在见到实物之前,我猜测它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可事实上,它是这样的:

它位于奥森公园北园,沿10公里步道一直向北,在小丘之上,树林掩映之中。

雨燕塔为了保护以北京命名的北京雨燕而建,也是中国第一个为动物建造的人工鸟巢。

塔高20多米,2米见方,塔身遍布着密密麻麻的方型巢穴,共有个。每个巢穴上有或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的洞口,按照设计者的初衷,它们将是雨燕的家。

02

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是普通楼燕的亚种,是著名的食虫益鸟。年,英国博物学家斯温侯首次在北京采集到普通楼燕亚种标本,将其命名为Apusapuspekinensis。全世界以“北京”为模式产地的野生物种非常少,因此北京雨燕属于北京的标志性物种,也是北京的生态符号之一。

雨燕的羽色并不艳丽,为黑褐色,但却有完美的流线型体型,飞翔肌肉也很发达。它们的翅膀细而长,向后弯,像两把镰刀一样。雨燕有着高超的飞行技巧,喜欢在高大建筑物的边上成群结队地飞舞追逐,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尤其在风雨欲来之前,雨燕常常作超低空飞行表演,流矢飞篁一般掠地而过,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标志。

雨燕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六个月以上!

(吃饭、睡觉都在飞!!)

北京雨燕大约在每年3月底4月初从遥远的非洲飞抵北京,7月底8月初离开,在北京的居留期大约在天左右。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在3.8万公里以上,其一生往返的旅程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雨燕有如此高超的飞行本领,可是它的两只脚却很细弱,已经不能在地上跑跳了。

看过《阿飞正传》的同学们一定熟悉这段话:

“这世上有一种鸟,它生来就没有脚,一生都只能在天上飞,它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就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北京雨燕可以说是最接近这种传说中的无脚鸟的鸟类了。它的学名Apus就来自希腊语apous,意为没有脚的。

雨燕的每只脚的4个脚趾都伸向前方(如上图左),不能像其他鸟那样可以抓握树枝或电线,也无法在平坦的地面直立行走,只能像钩子一样钩住墙壁或岩石壁,悬挂着身体。而雨燕这样弱的胸根本没有办法帮助起飞,要想飞起来就只能在从高处向下落的过程中展翅飞翔。一旦不慎摔到地面,不借助外力就很难再起飞了。

所以呢,如果你在路边看到一只扑腾着的雨燕,只需要将它拾起,然后抛向空中,它就能继续飞翔了。

雨燕的这种生理结构特性是它们适应野外悬崖裸岩的自然环境进化来的,也决定了其迁徙到京城之后,高耸的城楼、高大的皇城建筑、寺庙和古塔成为它们最理想的落脚处。颐和园、雍和宫、前门、天坛、历代帝王庙等地均是它们的重要繁殖地。

但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发展,庙宇、古塔等建筑因各种原因被拆除,北京雨燕的栖息地不断减少,造成其数量锐减。有研究表明,北京雨燕现存数量只有只。

03

保护雨燕

为了保护北京雨燕,吸引他们筑巢繁殖,年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修建了雨燕塔,然而这座雨燕塔却最终沦为“麻雀塔”,并无雨燕问津。

为何雨燕塔吸引不来雨燕,而吸引来麻雀?

有学者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塔的材料使用不当。杉木脆,容易干裂,容易被雨雪侵蚀,因此有不少巢穴破损,无法使用。

第二:巢穴的尺寸和形状不合理。

目前的洞口尺寸过小,只有4cm,而适合雨燕的合理尺寸应该是3.5cm(高)×7cm(宽),呈扁平状。

第三:布局不合理,巢箱密度太大,下方高度不够。

雨燕是群居性动物,但一个居群的数量不会太大,否则就会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因此多个巢穴大大超过了一个雨燕居群的需求。且太过密集的巢箱造成通风不好,互相干扰严重。雨燕表示不喜欢啊。

关于高度,最底层的格子离地只有三米左右,根本无法满足雨燕的起飞要求。

其实早在年德国人就开始使用人工巢箱来保护雨燕,在欧洲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人们会将巢箱固定在高层公寓的外墙上或是别墅的阁楼屋檐下。我们从图纸可以看出适合的巢箱入口应该是扁圆形的。

所以说,只有在了解鸟类习性后,才能实施有效保护。

我们要充分了解我们的邻居、伙伴和朋友,然后利用人类的智慧,保护他们,维护生态平衡,达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北京雨燕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北京”命名的鸟类,是中轴线上的活态文化,身处北京的我们都要爱护它啊,希望不久的将来,北京雨燕能够在北京甚至全中国繁衍生息,就象那首歌里唱的:

小燕子,

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END

文字/Gengjie

配图/Cherry,网络(侵删)

发现旅途中的科普知识和人文情怀

旅行/科普/人文/历史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