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

悦背暮春ldquo多情却被无情恼

发布时间:2022/5/1 18:05:04   
专业治疗白斑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诗意生活,悦背悦美。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悦背悦美”第80期!今天,我们继续“诗意暮春”之旅。昨天,我们在晏几道精致的词中,感受了一份暮春深挚的相思,现在,一起来背诵一遍吧!临江仙(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诗配画:北京市文汇中学曲翀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背诵另一首暮春的情致之作。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花褪残红青杏小。”开头就描写暮春景象:杏花刚刚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枝头已经结出了青色的小杏。“残红”有春将去的忧伤,“青杏小”中透着惊喜和爱怜。“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指燕子翩翩而飞,河流蜿蜒,碧水清澈,将村落人家轻轻围绕。“绕”字写出了流水的蜿蜒多情,将村舍温柔环绕。王安石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残红、青杏、燕子、绿水、人家,描绘出了暮春时节的水乡风景画,微微伤感中,透着安静美好。诗配画:北京市文汇中学曲翀“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春风吹拂,柳絮飘飞,越来越少,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可是,此时天涯处处,哪里不是芳草青绿呢?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柳絮渐少,春色将尽,但是没关系,还有芳草青绿,绵延天涯,亦足以让人欣喜。“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其思想与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天涯何处无芳草”也成为后人排遣忧虑、自我安慰的名句。上阙写暮春之景,下阙写秋千之人。“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头露出正在荡漾的秋千,墙外行道蜿蜒。墙外有行人经过,正听到墙里传来女子娇俏悦耳的笑声。行人是快步而过,还是驻足聆听?当然是后者。因为“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行人伫立良久,认真听着,渐渐的,那甜美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一片静寂。但是,行人却心绪难平,一种喜爱的情愫、一种怅惘都在心底蔓延开来,秋千女子却对此一无所知,故曰:“多情却被无情恼。”佳人洒下一片笑声,飘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这里的“隐显手法”用得很是巧妙。词人只写了佳人的笑声,却没有半点容貌与动作,但是“佳人笑”“多情”和“恼”,便可知这笑声是多么动听,以至于行人都产生了喜爱的情愫,便足以让读者展开无尽想象:墙里,暮春时节,绿植茂盛,花开正好,一个娇俏美丽的少女荡正在荡着秋千,她衣袂飘飘,发丝飞扬,不断发出欢快的笑声,这场景,是那样的美好!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心中油然而生的情。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显性的描写中,却能激发无限隐藏的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吧!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一场暮春的偶遇,苏轼却写得如此清新秀丽、富有情致!可知,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王士祯评价:“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但是,苏轼此词,没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悲凉,有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达观,既是在人生困境中,也能乐观地看到亮色和希望。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痛楚伤情,有的只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淡淡哀怨。也有人说,如屈原用“香草美人”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和高尚的人品一样,这里的“佳人”表现了苏轼对朝廷的渴望,这里的“墙”表现了被贬的苏轼与朝廷之间的距离隔阂,“多情却被无情恼”表现了苏轼政治上的失意,如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所写“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样,他的“多情”渴望得到“无情”的朝廷的了解。这么一解读,立意似乎深了,但是,情致却似乎少了很多。所以,我宁愿将其当做一首纯粹的婉约词来理解。一场美丽的邂逅,一份多情的心绪,一种生命的美好。天地大美不言,生活自有诗意。谢谢大家聆听今天的“悦背悦美”。如果喜欢,欢迎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