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雨燕 >> 雨燕生活环境 >> 张莹莹勇敢雨燕引领残障者逐梦飞翔,帮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文灿
“雨燕”,寓意残障者不被身体所限制,逆风“飞翔”,勇敢追梦。在深圳,有这样一位“勇敢的雨燕”,她是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莹莹。
见过张莹莹的人都会被她甜美的笑容所感染,她曾说过:“我从不因身体的残疾而认为自己特殊,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和其他残障小伙伴们,在工作中,在融入社会中,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张莹莹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需借助轮椅。年大学毕业后,她便投身助残就业创业帮扶事业,带领团队创办4家社会组织、2家企业,在岗员工90%以上是残障者和残障儿童家属,帮助多名残障者成功就业,助力贫困地区残障者脱贫致富,探索出残障者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
推动残障者多元化就业创业
三岁时一场小儿麻痹让张莹莹差点夭折,经过救治,张莹莹虽然保住了生命,但下肢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虽然行动困难,但张莹莹始终坚强而乐观,从不认为自己“特殊”,坚信奋斗可以创造未来。
年,张莹莹和残障朋友创办慈善组织——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为残障者提供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等服务。年,张莹莹带领“雨燕”团队运营管理龙华区残障者创业就业基地“IC爱创空间”,为创业初期及有创业意愿的残障者提供技能培训、资源链接、法律咨询、心理建设、人员代招等服务,推动残障者多元化就业创业。
截止目前,“IC爱创空间”共开展残障者就业创业培训余场,帮助多名残障者上岗就业,入驻空间的残障者自主创立企业和社会组织23家。
鼓励和带动残障者融入社会
紧扣时代脉搏,结合时代需求,张莹莹积极创新,拓宽残障者就业渠道。通过“互联网+就业”,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化匹配岗位,使残障者不但可以养活自己,还能负担家庭生活开支,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经过培训的残障者分别走上化妆师、讲师、软件开发程序员、话务员等10余种岗位。
其中,她推动的视障者AI人工智能服务项目得到合作企业高度认可和好评,“大数据工厂AI项目”在年广东省众创杯大赛中荣获企业组助残类银奖;她管理的“IC爱创空间”孵化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互联心集团有限公司”。
此外,她还开设英语培训班,帮助28位残障者从事翻译工作,10位残障者在外企工作;她推动成立的“满天星艺术团”,开设声乐班、拉丁舞班、乐器班、沙画班、儿童舞蹈班、轮椅舞班,挖掘和培养残障者中的艺术人才;她组织开展残障者“演说家”活动90余场,鼓励和带动残障者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励志演讲,积极融入社会。
打造公益助残脱贫新模式
近年来,张莹莹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带领团队连续3年赴深圳对口扶贫的广西东兰县、凤山县,开展心理辅导、就业上岗培训等,帮助贫困地区残障者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路径,重拾生活信心,由依赖政策帮扶转向创业就业脱贫。
她在凤山县组织开展“残障者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包含电商客服、直播带货、抖音制作等课程,共有57名当地残障者受益。她组织策划了“五个养猪人”对口精准扶贫公益助残项目,依托凤山县贫困残障者创办的专业养殖合作社,建立“五个养猪人”梦想家园养殖基地,以“我有一头猪养在凤山”为卖点,通过年猪定制、天然喂养、线上养猪、智能呈现等方式“助残圆梦”,打造公益助残脱贫新模式,50头年猪已被个人及爱心企业全部领养,实现预期效益。
审读:孙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