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

邂逅人间词话,遇见王国维心中的温庭筠

发布时间:2025/6/20 12:19:43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www.zherpaint.com/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人间词话》第十二则一闲来无事,那就继续说说《人间词话》吧。今天说第十二则,去品读词刚兴起时温庭筠、韦庄、冯延巳三位词界大佬的风格。所谓词有词品,人有人品,王国维这里分别从三人的词作各取一句,去概括了他们各自的风格特性。二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细致,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鉴宝大师,对每个人能一句点出他的贵气之处。我们先简单看下:“画屏金鹧鸪”,画屏上用金丝线绣成的鹧鸪,极其华丽,可却像一朵塑料花,始终少了生机,无法飞起来。“弦上黄莺语”,黄莺的一两声鸣叫,打破了静的氛围,仿佛池塘鱼儿的游动,打破了水面的平静,突然便有了生机,有了活力。“和泪试严妆”,则是强颜欢笑,欲说还休,这样的情突然变得沉重,仿佛你我的故事在里面,不仅具有了生命,更上升到了情怀。我们看下这三首词。三更漏子唐.温庭筠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译文: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丛外,漏声不断传向远方。塞雁向南归去,令人惊心,杂乱的城鸟寻觅着栖巢,我望着画屏上对对金鹧鸪,令人格外伤感。薄薄的香雾透入帘幕之中,美丽的楼阁池榭啊,再无人一起观赏。绣帘低垂,独自背着垂泪的红色蜡烛,长梦不断,远方的你!可知道我的衷肠?温庭筠的词华美浓丽,缺少真性情,这里也不例外,好多景物的堆砌,让你断了思绪,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在重复地说,我想你不得,我现在好伤心,但你无法身临其境去体会,只能隔靴搔痒般看到忧伤,不考虑时代背景,单论词作,温庭筠也的确只能算二流高手。四菩萨蛮唐.韦庄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译文: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别,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让人不忍离开。临别时她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如花美眷在等着我。我是喜欢韦庄的。先读温庭筠,再读韦庄的词,脑海里会灵光一闪,有种清新纯粹的小女人的情怀在里面。一个是浓妆艳抹,雍容华丽,一个淡妆可爱,清新脱俗,后者像一个可爱的姑娘在向你诉说心事,让你自然而然地亲近,自然而然地接受。“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与“画屏金鹧鸪”其实都有些华丽之感,只不过前句的清新自然,让韦庄这首词突然灵动了起来,似清水芙蓉,自然不做作。五再看冯延巳的“和泪试严妆”。菩萨蛮五代.冯延巳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远。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译文:娇媚的发髻只是无心堆积在枕上,无心梳理,凤钗横陈。杨花一梦,溶溶春水,红烛流泪,芳心流沛。时光飞逝,远在天涯的你还好么?我梳妆打扮,愿能掩饰这怕人看穿的忧愁,冬梅轻落,晓霜纷飞,我渴望你哒哒的马蹄响起,我希望是那个归人,不是过客。不同于温词的重复堆砌,不同于韦庄词的别离伤感情节,这里全是思念,让你一看便明白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等着她的良人归来,由思及怨,哀怨断肠,却还要遮掩,抚泪强欢。六或者换一种说法来说,更明显。温词如珠翠满身的贵妇人,行走时环珮轻摇,令人眩目;韦庄词如乡下的妙龄少女,大胆直率又自然诚挚;而冯延巳之词,则是“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的怨妇,美丽而哀怨。这样一来,高下便自然而出。七可文学一定要论高下么?抛开所谓的温词句秀,韦词骨秀,冯延巳词开北宋一代风气之说,论喜爱,三人我更偏爱韦庄。可能每个年龄对应每个年龄的文学,在韦庄身上,我总能读到那种思念美好的小确幸。韦庄的词向来如此,他的一首《思帝乡》我特别喜欢,思帝乡唐.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如清风拂面,乐而不浮,单读此句,便是多么美的画面!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道:“佳句听人口上歌,有如绝色眼前过,明知与我全无份,不觉情深唤奈何”。我便是这种心情。此时也仿佛有种淡淡的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的味道。临江仙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那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清新尔雅,那种“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遗憾,让你微笑着微笑着眼睛不自觉地湿润,仿佛在诉说自己的青春故事。八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杀人。青春年少的故事似乎有每个人的身影,能读到自己的故事,想与作者共饮一杯,这便是我喜爱的文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7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