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

正阳门不安防护网期待雨燕4月归

发布时间:2022/8/9 10:52: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去年7月,脚部受伤的小雨燕做完“截肢”手术之后,专家和小朋友一起将它放飞。大家还给它取名字“强哥”,希望它坚强地活下去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专家给小雨燕装“脚环”

正阳门城楼的吊顶内,专家戴着头灯给小雨燕戴“脚环”供图/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

“谁家新燕啄春泥”,京城4月,候鸟纷归。这两天,正阳门城楼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监控设备,清理房梁灰尘,为迎接北京雨燕“回家”做准备。

去年,正阳门管理处启动了雨燕跟踪研究项目,给7只新出生的小雨燕戴上了脚环,以此来跟踪研究雨燕的生活习性和回归轨迹。去年4月3日,正阳门迎来了当年第一只回归的雨燕。今年雨燕何时归?归来的雨燕中是否有戴着脚环的“故人”?谜底或许很快就会揭晓。

4月京城春意浓,洒扫除尘以待燕归,正成为正阳门的新惯例。在正阳门工作人员眼里,这种等待雨燕回来的心情,就像家人期待归来的游子一般。别看简单的打扫除尘,里头也很有讲究:既要做清理,又不能做得太多,怕雨燕认不出原来的窝,回不了家。“比如雨燕窝的进出口,就不能轻易扩大,做得太多反倒会影响它们回家。”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副研究员袁学军去年参与了正阳门雨燕监测项目,亲眼看着专家给7只在正阳门出生的小雨燕戴上了脚环,她也因此比别人更多了一份对雨燕回归的期盼。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正阳门管理处获悉,去年有7只在北京出生的小雨燕戴着“脚环”离京,今年春天如果能监测到它们顺利回归,将为研究北京雨燕生活习性提供宝贵的参考。北京雨燕已经在正阳门城楼上空盘旋了近年,可以说是北京中轴线上活生生的历史标识。年,英国科学家在北京第一次采集到北京雨燕的标本,并把这个新物种命名为“北京雨燕”。这是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

据了解,由于担心雨燕筑巢、粪便排泄等行为对古建造成伤害,不少古建都装上了防鸟网,阻止雨燕等鸟类进入。而这对于喜欢以古建为家的雨燕来说,无异于把它们挡在了家门外。袁学军介绍说,雨燕都是利用古建里的孔洞产卵,不会自己筑巢,而且雨燕很爱干净,在巢穴附近很少产生粪便,即使留下了一些粪便,只要及时清理,对古建的影响也很小。正因如此,正阳门没有安装防护网,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欢迎雨燕归来。

除了不安装防护网,正阳门管理处还给古建安上了摄像头,开始对雨燕的数量、生活习性等进行调查。据袁学军介绍,“根据雨燕的生活习性,一般每年7月底8月初,北京雨燕会带着新出生的小雨燕从北京出发,飞往南非越冬。它们会在次年4月份飞回来,只是不知道飞回来的里面有没有戴着脚环的那7只。”目前正阳门管理处正在加紧监测。

调查

雨燕为何爱在古建筑屋檐安家?

7只“北京生”小雨燕戴脚环飞往非洲

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副研究员袁学军去年参与了正阳门雨燕监测项目,她也一直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0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